2008年9月25日 星期四

《第七章:尚吉巴 》走過石頭城的美麗與滄桑(八):告別永恆的一日


雖然太陽下去了,這一天還沒結束。我和 Chris 先回 Coco de Mer 旅館盥洗休息。

原來接下來大家要一起去的,就是尚吉 巴很有名的 Forodhani Garden 夜市。Forodhani Garden其實就在 舊碉堡正前方的海邊。白天時是個小小,不甚起眼的公園。到了晚上,攤販出來,變成了個夜市。但老實說,和我們台灣隨隨便便的一個夜市相比,實在是小得可 憐。才一排十幾個攤販,大概二,三十公尺左右就結束了。

其中各攤賣的多是肉串及海鮮的燒烤。不過我們發現一家賣『尚吉巴比薩』 (Zanzibar Pizza)的攤位 (剛好 Lonely Planet 裡也有推薦)。所謂的尚吉巴比薩,其實還比較像我們的蔥油餅。廚師當場捏麵團,放進各種料,有青椒,起士,洋蔥,包起來後放到盛滿油的平底鍋煎。因為可以 選素料,我和 Chris 都叫了個素Pizza。而且我愛吃辣,還叫他多放了些辣椒。




上圖: 這個攤位的老闆總戴著個大廚帽,非常好認。他的攤位雖然只賣這一樣東西,位置又有些偏僻,但生意好像一直不錯。




上圖及錄影帶:老闆正在填『尚吉巴比薩』的餡。這一個他好像多放了不少紅辣椒,應該是我的。





上圖及錄影帶:包好了趕快放在大鍋上煎

因為一個好像 (現在有些忘記了)才 500席林左右,我和 Chris 還叫了第二個來 share。

接下來的攤位多是賣燒烤,和台灣的攤子還真像。吃了一個半的尚吉巴比薩後,我已經不太餓了,只叫了個 竽泥球串 (potato balls),這裡面不知道除了馬鈴薯還加了什麼,吃起來有點像我們的甜不辣。
 
吃完後都九點了,大家就往舊碉堡出發了。去看今夜在碉堡裡半圓型舞台的週末音樂表演。


付 了 一千席林進去,觀眾席已經七成滿了。我們運氣還不錯,Fortune 帶我們佔到還蠻中間的位置。可是我們一直等到快十點半,表演才開始。而且一開始就放 Beyonce 的 Irreplaceable 來暖場墊檔:『To the left, to the left....』

每次聽到這首歌就好想去上廁所....


Blondie 已經去買了一堆啤酒來請大家喝 (觀眾席後方就是 bar area)。正式音樂表演開始後,我發現多是美式黑人都會的嘻哈饒舌戨。

我雖然在美國的大都市住久了,到現在還是不太喜歡饒舌嘻哈類的曲風。沒想到來了尚吉巴還要聽這個,感覺聽的有些無聊。

還 好後來出來一個西裝筆挺的藝人,他一開始,雖好像也是嘻哈樂風,但音樂卻聽起來卻很有有阿拉伯風味,很像看肚皮舞表演時常會聽到的那種樂風。後來戨手開始 以很奇特的唱腔“繞”戨,教人聽來興味十足。嗯,難道這就是尚吉巴的融合西式曲風及阿拉伯風格的 Taarab Music?

我雖然聽得愈來愈高興,可惜他唱完第三首戨就退場了。後面的表演還是以比較美國式的嘻哈為主,我乾脆去後面的吧買酒喝。

快12 時,團內有一半的人已經離開了。11點55分,Chris, Joanna,Donnalu 也起身要離去,只有 Nina, Kjerstie,Blondie 三個不到 25歲的年輕人還留著。想一想,才突然想起今天還真的做了很多,很多事。也了解現在其實人已經蠻疲憊的,只是因為心情的豐收,沒有意會肉體的疲倦罷了。這 一天終於要結束了,我決定該是起身,回去休息的時刻了。

回到旅館時,看一看表,已經 12 點10 分了。 5 月 27日了。

告別剛結束的一天,2007 年的五月 26日正式走入歷史。就像希臘導演安哲洛普羅斯的電影『永恆的一天』(Eternity and A Day)所記述,這天的記憶,於我,也將成為永恆。這天之後,我終於可以再度相信,夢想成真的可能。

Oh, what a day!

2008年9月24日 星期三

《第七章:尚吉巴 》走過石頭城的美麗與滄桑(七):幾度夕陽虹 此夕永銘心


走出英國國教教堂,前面就是一條比較大的街,看看地圖,原來叫 New Mkunazini Road。理論上,我們在這裡右轉就是向西。一直走,一直走,都不要轉彎,就可以到石頭城最西邊的海灘。在那裡,剛好可以看日落。

還好我有地圖,知道New Mkunazini Road 大約走了一百多公尺後會變成死巷,得右轉,再馬上左轉才能繼續向西行。因為我們都不覺得邊走邊看地圖是明智的舉動,因此協議確定方向後,旅遊書就收起來,然後直奔石頭城城西。

小路狹窄破舊,中間經過很多古門。這些木門線條裝飾很有意思,很有中東風味,每個門上還有一些不同的雕花。可惜為了看夕陽,只能偶爾停下來拍一兩個木門,不能慢慢品味,一路走一路拍。



小巷中還藏著不少的清真寺,有時抬頭還看得到高高的宣禮塔 (minaret)。



此外,也看到不少古舊的木窗。其實,石頭城處處是充滿異國情趣的景觀,多半有很明顯的阿拉伯風味。

而且多數房舍的門窗都有別緻的雕刻。這樣的地方應該慢慢走,慢慢看,但我們卻一路趕來趕去,現在又要趕去看落日。

其實,石頭城應該要住兩晚的。

幾分鐘後,我們終於又回到了大路‧‧‧咦,這好像又是郵局所在的 Kenyatta Road?其實我們可以就近走到 African House Hotel 的露天酒吧去看日落。一邊啜飲 tequila sunset, 一邊看著夕陽緩緩西沉。但這回 Joanna 好像不想花這個錢去酒吧 (三人行?不行?), 說要直接走到海灘,我們還來不及決定就跟著她走了。

但,還沒到海灘,看著西方的天空,我才了解‧‧‧



怎麼雲層這麼厚?

看來今天是看不到落日了



我心裡想,安慰著自己,也沒關係啦!今天已經是如此難忘的一天了。2007年5月 26日,我達成百國的這一天,這是我會永遠記得的一天。


看不看得到夕陽,其實此時覺得也不是那麼重要了。畢竟,這趟非洲行,已經看了無數次的美麗月升日落。一時,過去這幾週在非洲看過的夕照又一一浮現眼前‧‧‧



上圖:魚河峽谷的落日,




上圖:孤寂小鎮 (Solitaire) 黃昏時緩緩上升的明月,



上圖:愛脫下國家公園 (Etosha National Park),夕陽前的鹿影



上圖:巧貝河 (Chobe River) 上河馬伴隨的日落,



上圖:大家醉得東倒西歪的尚貝齊遊河 (Zambezi River)




上圖:南巒瓜河 (South Luangua River) 上火紅的水鳥倒影‧‧‧


這麼多,這麼難忘的美麗夕陽,在過去這幾週的旅程,早已足夠。這些都將烙印在回憶裏,永不退色‧‧‧若不能在百國達成的這天看到夕陽紅,也就算了。我告訴自己,人生,沒有一天可以一切都如此的完美。過慣了殘缺不如意人生的我,更應該早已領悟這點。

走到海邊,我們三人坐下,面向西邊。細看,發現濃密雲層的下方,海平面交會處破出了一小塊的隙縫,露出一小隅的藍天。



嗯‧‧‧不會吧?太陽竟正好從這一小片藍天中現身,緩緩下移,掙出雲層。



這‧‧算是奇蹟吧!


幾分鐘前,才放棄了看到落日的希望。也好不容易地,說服自己這其實沒什麼不好的,因為這已經是永生難忘的一天。但,誰曉得‧‧‧

因 為已經接受事實,知道得不到的東西,無法強求,哪怕只是短短一刻擁有幸福的成就感。但後來意外復得,反而更令人覺得珍貴。Yes, There is no better moment to conclude an unforgettable day like this....




我坐下來,觀賞這奇蹟式的尚吉巴日落,感動到不能言語 (但還好還記得叫 Chris 趕快幫我照相留影)。也領悟到,這場落日雖五分鐘不到,卻將會是這一生最難忘的時刻之一。



以為,這將是整場旅程最難忘的一刻。但我沒料想到,此非洲行最難忘的一刻得要等到兩天後才會登場‧‧‧


《待續》

2008年9月22日 星期一

《第七章:尚吉巴 》走過石頭城的美麗與滄桑(六):黑奴血淚今猶在


『So I told you, you should follow me!』

額頭上出現了三條線的我不太想理他,帶著大家繼續走。

『It's only 5000 per person, I can show you the slave market』怕怕蝨 繼續跟著我們前往售票口。5000 席林?! 比吃一餐中國菜還貴?

『No, we don't need a guide. We can see it ourselves!』我趕快將他回絕掉。

『But 5000 is cheap, very cheap, I can show you the slave market!』這怕怕蝨這還真的 don't take no for answer。


『No, it is not cheap at all!』


『How much do you want? I can give you discount』嗯,糟了,他還以為我要和他討價還價。可是我根本不想雇他當嚮導啊!

『No, no, not interested』我想直接說 no 就不管他了。我們走到售票亭,想看清門票的價錢。


『So how much you want, I can give you three cheaper...』怕怕蝨說著,竟還堵到售票亭前‧‧‧

這時倒是 Joanna 終於發飆了:『We have told you we don't need you. okay, now please go away, G-O A-W-A-Y! N-O-W!』

被吼了後,這怕怕蝨還真的就識相走了。

http://www.msgking.com/wp-content/uploads/2010/03/yxh70.gif

進 Old Slave Market 及 Anglican Church,也還要再收 3500 席琳的門票,並不便宜。不過因為這是石頭城非常具歷史意義的文化遺產,我們當然還是要進去看一看了!


我們一進去就看到這個。


這就是奴隸紀念雕像。五個雕像,有男有女,脖子上都栓了鐵鍊。表情雕刻得很逼真,迷濛情境中有種難言的苦楚。雖然是很簡單的雕像,但其無聲的控訴卻非常的憾人。

原 來,這個廣場就是尚吉巴惡名昭彰的舊奴隸市場 (Old Slave Market)。如今,除了這個後人建的的紀念碑外,戶外幾乎沒有留下任何當年 奴隸市場的遺跡。當年尚吉巴在全盛時期,曾是東非很大的黑奴集散中心。那時的歐洲人及控制尚吉八阿拉伯人,並不把黑奴當人看,而當成交易的貨品。連載運到 新大陸去做苦工,也是當成貨品般,一堆人擠在小小的船艙裏。在載運黑奴橫越大洋的過程中,很多人都死於營養不良,和過度擁擠引起的疾病。這一段尚吉巴不光 彩的過往,也正好象徵了人類歷史上這段殘暴而野蠻的一章。

很巧的是,2007正好是英國國會禁止奴隸交易兩百年的紀念,後來到倫敦還看到 有紀念特展。但很明顯地, 1807年的法案並沒改善黑人的命運。不但很多英國海外屬地繼續從事奴隸買賣,不能買賣的地方,『蓄奴』仍是合法,黑奴被當成財產看待。美國是一直到 1860 年左右林肯就職,才廢除奴隸制度,為此還南北分裂,打了美國史上唯一一次內戰。巴西則一直到了 1888 年才廢除奴隸制度。

當然,這個紀念碑本身並沒有記載這麼多的黑人被奴役史。但看著這五座雕像,還是不由得受到撼動,感受到他們的苦難。


旁邊有個建築,叫 St. Monica Hostel。有個尚吉巴典型的木雕門。其實從小門走進去,就可以通到當年的 Slave chamber。


這就是 slave chamber。

這張照片照得不太好,因為這間地下小室實在很狹小,沒辦法照得很清楚。但想一想,當時他們一次可以塞進六,七十人,就可了解到當年黑奴們的生活環境有多惡劣了。

我覺得在這裡才待幾秒就很不舒服,感覺有股怨氣。趕快又回到了樓上。



舊 奴隸市集旁,就是大大的英國國教教堂 (Anglican Church)。這棟教堂之大,幾乎在石頭城的各角落都看得到。尤其是它那兩柱高高的尖頂 (steeples),特別明顯。這棟教堂其實是英國傳教士在 1870 刻意選這個地址蓋的。在舊奴隸市集遺址蓋教堂,是希望能用宗教的大愛來化解歷史的對峙與仇恨。當然,在以回教徒為主的尚吉巴蓋這麼大一個基督教教堂,看起 來頗令人玩味,不知道當地人有何感受?



我趁整個區還沒關門,開始趕人前,走進去看了一下。英國國教雖不是天主教的一支,這個大教堂內部感覺起來和不少我去過的天主教教堂還蠻像的。

過五點半了,管理員雖還沒開始趕人,倒也一付希望我們趕快離開的表情。

當然,如果我們要看傳說中石頭城的美麗日落的話,是得馬上上路了。


《待續》

2008年9月18日 星期四

《第七章:尚吉巴 》走過石頭城的美麗與滄桑(五):暗巷迷路躲『怕怕蝨』


走出 Palace Museum,已經差不多五點了。沒想才 House of Wonder 及 Palace Museum 兩個博物館就看了這麼久,但我們至少還有一個重要的點沒看,因此只好用衝的。

我 再看了看地圖,了解到由此處 (地圖中的 People's Palace)到奴隸紀念碑 (Slave Market and Memorial)最短途徑,是沿著沿海大道 Mizingani Road 繼續走下去。將下會到達有個 『大樹』的廣場。到達這『大樹』廣場後趕快右轉,應該是南下的方向。然後一直走,一直走,都不要轉彎就可以到了。因為奴隸紀念碑一旁有 英國國教教堂 (Anglican Church),教堂的兩個尖頂很顯著,石頭城處處都看得到,朝那兩個尖頂走去就沒錯了。



對路及方向完全沒概念的 Chris 和 Joanna 只好聽我擺佈。這樣走其實有些冒險,因為石頭城的小路都彎彎曲曲的,七拐八彎。誰曉得『一直走一直走,都不要轉彎』最後會到哪裡?

我們走到廣場,終於有機會近看這顆『大樹』。雖然剛剛搭車經過時,感覺這棵樹長得很像台灣鄉間常見的大榕樹,讓人很有親切感。可是現在近看,感覺並不太像是榕樹。而且樹枝掛滿一些雜七雜八的,還包括個壞掉的電視,感覺這裡的人並沒有很照顧這棵樹。

接 下來右轉後,我們加快腳步。這裡的街道果然七歪八拐,而且有的地方在鋪路,並不是非常好走。感覺很接近, Anglican Church的雙塔就在前方時,突然殺出了個年輕男子。我們因為趕路,沒心情停下來和他哈拉。他知道我們要去奴隸紀念碑後,變得很殷勤,說要帶我們去 Church 及 Slavery Monument 參觀。雖然他看來很好心,但旅遊經驗豐富的我一下就猜出他是Lonely Planet 上所寫的 『怕怕蝨』(papasi)。Papasi 在史瓦希利語 (Swahili) 即『蝨子』的意思,指尚吉巴當地會毛遂自薦,要來當你地陪的人。但這些人,既不專業,沒有任何證照,而且收費不合理地高。通常一看到觀光客,就會去死纏爛 打,糾纏一番。

當然我們這兩白一黃,又一付搞不清自己在哪的樣子,目標明顯。所以我們是被 『怕怕蝨』纏上了。

我跟他說不用幫忙,我們沒有迷路。但他一路跟,因為他太囉唆,為了甩掉他,我帶著轉錯彎,結果竟迷路‧‧‧

彎來彎去,走出來到大路時竟是專給車行的主要孔道 Creek Road,不對啊,過了街就出石頭城,跑到新城去了。往回看,教堂尖塔在那邊,可是,怎麼好像比剛才看起來更遠了些?

其 實在這樣古味濃厚的小城迷路,也有別番風情 (我在鹿港,威尼斯,布拉格的小巷都迷路過)。不過奴隸紀念碑下午五點半就關了,我們還要看六點的夕陽,沒閒情在這迷宮亂巷走失。我想起紀念碑的正門入口 應該在大路上,當機立斷,右轉沿著Creek Road 往南走。看到下一條垂直的大路時右轉,果然 Anglican Church 的尖塔愈走愈近。朝著眼前的尖塔前進,終於我們來到了教堂及奴隸紀念碑的入口。

沒想到,剛剛那位『怕怕蝨』先生已經等在門口迎接我們了。

http://www.msgking.com/wp-content/uploads/2010/03/yxh07.gif

《待續》

2008年9月15日 星期一

《第七章:尚吉巴 》走過石頭城的美麗與滄桑(四):和番到他鄉的甜蜜生活


趁還有一點時間,找到窄小的螺旋梯
衝到 House of Wonders 頂樓的陽台
照了幾張俯視 舊碉堡的照片


這張照的景特別完整
除了下方的半圓型舞台外
還看得到後方不遠處的英國大教堂 (Anglican Cathedral)的兩支尖塔
及清真寺的宣禮塔 (minaret)

接下來是到 Beit El-Sahel
右轉再沿著海岸大道走一百多公尺就到了

Beit El-Sahel 英文叫 Palace Museum
顧名生義 是皇宮改裝成的博物館
一直到尚吉巴的最後一任蘇丹 (於 1964年 被推翻)
都住在這皇宮之中


外面看起來不怎麼樣,入場費也是 $3
討論後後們還是決定進去看個 半小時



裡面大廳的採光不錯
而且樓台窗櫺的設計還蠻有阿拉伯風味的


這是走上去的樓梯
感覺不是很氣派
這蘇丹好像不是很有錢
(不曉得是不是賣香料的錢都被幕後“保護” 的英國人當保護費 ㄠ走了?)


這個 『皇宮博物館』雖然不太豪華又感覺很舊
有的設計我還蠻喜歡的
像這個有星星及六角形的 半遮屏風
讓蘇丹的妻妾可以在樓上看看拜訪,剛走進的客人,
又不會讓外人把自己看得太清楚


樓上多是當年蘇丹用的家具,不是很特別
而且上層比較暗
我的 Treo 650 照出的相片多慘不忍睹
只有這幅畫,也許是貴氣逼人
照得特別清楚



咦,這是這幾年生平常被拍成電影
連她自己都已經有些受不了的‧‧‧
伊麗莎白奶奶嗎?

這大概是四,五十年前畫的




頂樓 (其實才二樓) 走出去還有個寬寬的陽台
看出去又是 尚吉巴海峽的帆影
不過感覺起來還是破破舊舊的
但至少這些皮椅是可以坐的

其中有一個小間的展示是專門介紹 Salme 公主的
Salme 是 19 世紀時尚吉巴蘇丹的女兒
那時不顧家人反對,竟下嫁德國商人
“和番” 到歐洲去 (是的,對很多古時的亞洲文明來說,本來歐洲白人就都是“番仔”)
沒想到後來還出了書,成為名作家
在歐洲小有名氣
尚吉巴當然不會忘了她

原來和番到遠方,然後出書大力吹噓自己異鄉經歷的
在三毛之前很多年,尚吉巴就已經有了
現在 網路上更是充斥一堆部落格介紹自己“和番”生活點滴的
不但女嫁男蕃的部落格不少,男和男蕃的更是一堆
(嗯,我自己也有兩個表妹最後也都“和番”‧‧‧)
介紹的海外生活故事遍居全球,從澳洲,加拿大,法國,荷蘭,到南非都有
美國更是從大城紐約,舊金山,到中西部小鎮,及南方阿拉巴馬這種沒人要去住的州的
都有和番的甜蜜生活紀錄,刊在網上

所以如果我在此行程結束後被可愛妹妹套牢,“嫁到” 挪威
(咦,男和女番的好像很少見?)
搞不好,可以再另開一部落格
於此寫出自己關於和番到遠方的甜蜜生活
一定可以吸收到更多讀者


當然,也可能根本沒什麼稀奇的,和這部落格一樣,沒什麼人在看
除非去娶個外星人‧‧‧
或者熊貓‧‧‧


Chris 又來叫人了
ㄜ,下一站‧‧‧

《待續》

《第七章:尚吉巴 》走過石頭城的美麗與滄桑(三):Wonderful House of Wonder


尚吉巴的舊碉堡 (Old Fort) 蓋於 1700 年左右
其實不是很大,感覺位置也不是很險要
過去三百年來石頭城人口增長不少
舊碉堡附近也蓋了不少樓房
除了由正門面對的 Mizingani Road 看過來看得到外
其他三面都因被民宅遮住
根本看不出這裡有個碉堡

還好不要收門票,我們就走了進去
裡面其實是個古羅馬式的半圓形舞台
兩旁還有藝品店和酒吧
我們看到海報,才知道今天晚上這裡也會有表演節目
因為是週六,這裡應該會很熱鬧



這張照片其實是在隔壁爬到四樓照的
看得出古碉堡其實真的不是很大

出了碉堡,向右轉
隔壁就是 Beit El-Ajaib
這該是阿拉伯文,翻成英文的名字大家還比較熟悉
就叫 『House of Wonders』─ 奇觀之家
這是石頭城最大的幾棟建築之一 (雖然只有四層樓)
剛剛搭船接近港口時就已經可以很明顯地看到了
是19世紀末 的蘇丹 (sultan, 即阿拉伯文中對『王』的稱呼)蓋來辦各種典禮儀式舞會用的


不曉得是不是因蓋得比較晚,當時東西文化已有交融
總感覺這建築有些加勒比海島嶼常看到的西班牙式風味


但到大門一看



其實還是充滿阿拉伯風味的

現在的 House of Wonders 其實已變成了尚吉巴國立博物館
全名叫 Zanzibar National Museum of History and Culture
正好展示尚吉巴和非洲本土不同的文化歷史
一向愛逛博物館,增廣見聞的我和 Chris 當然是要進去看看了!
門票竟是用美金算,不過 $3 還不算太貴

走進去就是個很大的挑高中庭
但感覺舊舊破破的,灰塵很多
大部分的展示都堆在這個中庭裡,感覺不是規劃得很好
不過細看展示物件的解說
其實還寫得蠻詳盡的

解說中細訴了尚吉巴的歷史
非洲黑人如何由本土遷入此島
然後來自安曼的阿拉伯人如何發現,然後有系統的殖民此地
也把當地黑人都轉化成伊斯蘭教徒
接著葡萄牙人也來了
但最後真正掌控大局的還是英國人
藉著操縱 阿拉伯裔的蘇丹,間接獲取尚吉巴的各項經濟資源

展示中特別提到『史瓦希利文化』 (Swahili Culture)
基本上就是在尚吉巴發源,融合非洲,阿拉伯伊斯蘭,甚至南亞印度的獨特文化
整個 『史瓦希利海岸』 (Swahili Coast) 由莫三比克北部
一直延伸到索馬利亞
其中,尚吉巴 及肯亞的 拉木 (Lamu)
正是史瓦希利文化的兩大重鎮
東非最大的史瓦希利語也是由這裡發源出來的

展示裡有介紹各式的回教徒服飾
包括已婚及未婚婦女,已婚及未婚男子
穿著都大有文章

當然,這裡也有介紹在史瓦希利海岸常看到的 阿拉伯式帆船 (dhow)
它們的引進經過及製作過程


還有 dhow的模型

當然,展示中也有介紹最後才傳入的英國文物
甚至還有個英式建築的模型


不過我對這一部分的介紹比較沒興趣
反正英式的東西世界到處都看得到
很沒有新鮮感


博物館內容看得高興
一下四十分鐘就過了
Chris 跑來跟我說差不多該走了
因為他們接下來還有幾個點想要看
原來都四點了!



沒辦法,我愛逛博物館卻又逛得特別慢

但看一看,還真的增長很多見聞
也對尚吉巴更加了解了


《待續》

2008年9月14日 星期日

《第七章:尚吉巴 》走過石頭城的美麗與滄桑(二):三人行不行


我回 Coco de Mer 放東西,拿了我的 Treo650 和 Lonely Planet
就準備出發了
Chris 也覺得和一群人跟在導遊後面,有點招搖
一堆人速度又會拖慢,決定和我一起去『自由行』
(哈哈,至少可以借他的相機用,也可以有人幫我照相)

Monica 和 Donnalu 決定跟團
倒是沒想到 Joanna 也想要跟我們
好像有點暗戀 Joanna 的 Chris 對 她要跟來好像很高興
可是很『龜毛』的我覺得多了個女生
可能整個城內探索的速度會變慢
後來證明果然我是對的



上面就是 Stone Town 的地圖
(天啊,真是難找,我可是“孤狗”了好久才揪到這一張)

看得出石頭城是呈三角型
西北及西南環海,剛好位於尚吉巴島的最西點
東邊一條大馬路 Creek Road
剛好劃開了尚吉巴城舊城區的『石頭城』及新城的 Ng'ambo區
雖然石頭城的路都彎彎曲曲,大部分也沒有名字
很容易迷路
但因實在不是太大,迷路到後來不是會走到海邊
就是到 Creek Road

但是也很可能走到幾條城內比較主要的路
像是 Kenyatta Road 和 Shagani Street
我們旅館剛好在這兩條街的交口附近
也剛好是 China Plate 中餐廳所在



找到張更詳細的地圖
正好是石頭城最西邊,稱為 Ras (Cape,岬角)的地區
我們的 Coco de Mer 正好在『區塊126』的地方


Shagani Street 過了 阿拉伯樓房的拱門後會變成 Mizingani Road
正好是我們稍早坐車過來的沿海大道
要走去最有名的幾個景點應該也是由走這條開始

但我又發奇想
想到『走小路有無數,走大路只一條』
(咦,好像是鄧麗君『小城故事』的歌詞 )
決定先到旅館後面的小道亂繞再繞出去

Chris 和 Joanna 覺得有點怪,但也沒什意見
何況也只有我的 Lonely Planet 裡面有石頭城地圖
他們也只有任我擺佈了




這裡的小巷,其實不頂漂亮
甚至有點像一些台灣小鎮的街景
但因老舊,總多了分歷史感




有的舊建築,看似平凡無奇
但細看,發現木窗上的拱形其實很像清真寺的洋蔥頂
充滿了阿拉伯風味

繞一繞,繞進 Gizanga Street
是條地圖上找的到的街道
往前走,店開始多了起來
還有印度人開的手工藝品店
沒想到,沒想到‧‧‧
Joanna 就走進去逛了起來
還開始和老闆玩殺價遊戲,還一進去就看了 10幾分鐘


我和 Chris 看了 兩分鐘就想出來了,因為我們也沒什麼想買的


等的時候無聊
在店外拍了這張照片
街尾的那棟樓房,還蠻有味道的
(位於 Gizenga Street 到底轉彎變成 Hurumzi Street 的地方,特別對了一下地圖,所以你們以後若到了 石頭城,也找得到這裡  )

其實這條街剛好就在尚吉巴舊碉堡 (Old Fort)的背面
我們沿著 Gizenga Street走到底,不要選右邊那條Hurumzi Street
而是一直靠著左邊的小路,就會重回海邊的 Mizingani Road
到達 Old Fort 的路口
(『To the left, to the left
everything you want to see is on the street to the left....』)
又想起了 Beyonce 那首很芭樂的十週冠軍曲


舊碉堡到了



《待續》

2008年9月12日 星期五

《第七章:尚吉巴 》走過石頭城的美麗與滄桑(一):慶典後的心境

船才靠岸,正式踏上生平的第一百國,我才了解自己有多興奮。

第一百國,第一百國,啦啦啦‧‧‧

一下子瘋狂照了好多張相片‧‧‧



特別舉起寫著『100!! ZANZIBAR』的牌子,和身後那艘載我達成百國任務的渡船 Sea Star II 合照


當然,在拖拉庫坐我旁邊,坐了快兩週的可愛挪威美眉 Nina也一定要入鏡的。




特別要感謝我們的司機兼領隊『阿福』Fortune 及大廚 『穆莎』(Muza),辛苦地帶我們一路從尚比亞過來,間接地讓我以較輕鬆 (而不是全自助的辛苦旅遊過來)的方式達到百國心願。

當然,也不能一下船就照個沒完,什麼事都不管了。我們還得通關,辦入境手續。

沒錯,雖然坦尚尼亞本土和尚吉巴屬同『一國』,本土到尚吉巴之間還是得通關。為了顯示自己在坦尚尼亞聯邦的獨特地位,半自治的 尚吉巴還是會給大家蓋上個入境章。



上圖:我的『尚吉巴百國達成紀念章』,上面蓋著『2007年5月26日 ─ 尚吉巴海港,坦尚尼亞』

還剛好和兩天前進坦尚尼亞本土的章在同一頁。剛好兩『國』在同一頁各蓋了一個入境章,以後我也可以用這來和人解釋為什麼我會把他們當『兩國』分開算。
 
出了關,果然有當地的地陪來接我們。地陪名叫 George, 還特別穿上 GAP 的 T-shirt。帶上了二十人座小巴士,我們就前往 我們的旅館 check-in了。

真好,今天不用睡帳棚。


小巴士沿著海岸道路開著,右邊是尚吉巴海峽,左邊就是首都尚吉巴城 (Zanzibar Town)的舊城區,被聯合國教科文基金會 (UNESCO) 列為人類文化遺產的『石頭城』(Stone Town)了。

車行一路經過些很老舊,有些阿拉伯風味的房舍。一下,左邊一棵長的很像在澎湖看過的百年大榕樹;然後,一棟很大,有些加勒比海西班牙式風味,又有些阿拉伯風 的建築;接下來經過一座不算太大的古碉堡,右邊是樹不太多的海邊步道區。這些地方,我這天下午都會重返,細細地欣賞品味。現在只是匆匆經過,趕著到旅館 check-in,然後用餐。

接著,車子由一棟阿拉伯樓房下鑿出的拱門下開過,左轉。這就到了石頭城的主要大街之一 ─  Kenyatta Road (郵局也在這條街上面)。這已經快到了整個尚吉巴島的最西緣了。

沒錯,石頭城剛好就是蓋在整個尚吉巴島最靠近非洲大陸的地方,很有象徵意義。也因此,這裡該是全島最合適的賞日落的地點了。
 
這麼難忘的一天,稍後一定要找個絕佳的地點觀賞夕陽。
 
不過我們的旅館倒不是在最熱鬧的Kenyatta 大街上,而是在旁邊的一條小巷子裡。


轉進巷子,這就是了,我們住的 Coco de Mer (海椰子)旅館。招牌很小,不太看的出來,樓下還有一家餐廳。

我和 Chris 被分到三樓。房間雖還算大,但除了兩張床外幾乎沒什麼家具。而且感覺不是特別乾淨 (但也不算髒啦)。不過還好這裡只住一夜,明天就要搬到尚吉巴島北邊的海灘度假中心住,在那邊住兩夜。

George 告訴我們下午三點 GAP有為我們安排自費行程:10美元的費用,會帶大家步行導覽石頭城的著名古蹟。已經餓壞的我和 Chris 還沒決定要不要報名。但因現在才一點多,先去吃飯吧!

看 Claus 他們已經在旅館樓下的餐廳吃了起來,但我覺得他們的菜看起來不怎麼樣,而且也不便宜。翻看 Lonely Planet 的介紹,這附近竟有中國餐館‧‧‧


叫 『China Plate』。好像書上評語不錯,也不會太貴。而且我好像自離開開普敦後,已經一個多月沒吃中菜了,突然很懷念。說要去吃,沒想到 Chris,Monica, Donnalu,Joanna 都要跟著來。來自美國及加拿大的他們其實也很懷念好久沒吃到的中菜呢!
 
沒想到 China Plate 的地點還真好,就在那棟有路從一樓打通的阿拉伯式樓房隔壁。而且餐廳在二樓,看出去,一邊就是印度洋,上有帆影點點,另一邊則可看得到古碉堡的後牆。



我趕快跑到面海的那邊,用 Chris 的像機照下了這張照片。



真是的,那張 『100: Zanzibar』的板子就是不肯離手,每次照相,都要照到它。


中 午套餐才 3500 席林左右,在尚吉巴該算是便宜的。雖然主菜只有辣子雞丁,和醋溜魚片可選 (嗯,“辣子” 及 “醋溜” 是我幫它加的 title, 其實菜單只有寫 chicken or fish...),吃到懷念的中國菜,雖只是普普通通,已經很高興了‧‧‧

趕快吃完飯,要開始參觀石頭城的行程了。


想一想,想自己慢慢走,慢慢看。覺得跟著十幾個人,一起被嚮導帶者走,反而不能依自己的心情來感受這古城的美麗與滄桑。

就不花那10美元,參加地陪安排的 walking tour 了~~~

《待續》


2008年9月6日 星期六

馬來西亞航空跨太平洋航線的經濟艙素食飛機餐


六,七月右去了美國一趟。因為台灣到美國的機票,怎樣看都是馬來西亞航空 (Malaysia Airlines, 簡稱『馬航』)最便宜。雖然搭馬航只到得了洛杉磯一個城市 (若到紐約得搭馬航的歐洲線經斯德哥爾摩,機票會貴很多),後來還是橫下心買了。這也是我第一次撘馬航的飛機,也使得我搭過的航空公司總數終於突破 60。



因為六月時我仍在齋戒,因此飛機餐仍是特別指名要素食餐。『馬航』的素食餐種類繁多,吃蛋奶素的我還有『中式素食』,『印度素食』,『西式速食』可選。因為我這一陣子中式素食飛機餐好像吃得蠻多的,於是決定點 『印度素食』和『西式速食』。

https://fbcdn-sphotos-e-a.akamaihd.net/hphotos-ak-ash3/240_18479906061_1367_n.jpg

上圖
:由洛杉磯飛台北,半夜兩點左右起飛上的第一餐。
半夜吃這加哩飯,好像口味太重了 一些。這還真的連甜點都是印度式的奶香甜米。我想素食該配白酒,可惜酒的味道只是普普通通。


https://fbcdn-sphotos-g-a.akamaihd.net/hphotos-ak-ash3/240_18482781061_1143_n.jpg

上圖:後來空姐還補上了一個印度大餅 nan。印度人吃珈哩本來通常就是拿 nan 大餅抓著吃,所以馬航的印度餐還算蠻道地的。

https://fbcdn-sphotos-a-a.akamaihd.net/hphotos-ak-ash3/240_18482786061_1841_n.jpg

上圖:不過沙拉倒是西式的。本以為他們會附 pakora, samosa, 或 chaat 一類的印度開胃菜。

https://fbcdn-sphotos-c-a.akamaihd.net/hphotos-ak-ash3/240_18482791061_2498_n.jpg

上圖: 主菜。黃黃的顏色應該是加了蕃紅花的米飯。右邊是內部有幾塊 cottage cheese 的菠菜泥 (saag paneer,在北印度菜很常見),左邊是珈哩馬鈴薯泥。味道不錯,但份量大了些。而且應該是印度人才會點這道,口味比我們一般吃的重。因此我吃了不到三 分之二,感覺膩得很快,就已經吃不下去了。


https://fbcdn-sphotos-e-a.akamaihd.net/hphotos-ak-ash3/240_18482796061_3177_n.jpg

上圖:抵台前的早餐。水果盤,酸酪乳 (yogurt),和法式可頌‧‧‧看起來都不錯。但主菜‧‧‧怎麼還是珈哩?

https://fbcdn-sphotos-f-a.akamaihd.net/hphotos-ak-frc3/240_18482801061_3846_n.jpg

上圖:
“早餐”主菜的特寫。份量沒像剛剛的“晚餐”那麼大。左邊是加了四季豆的馬鈴薯泥,右邊是大豆辣醬。兩樣都口味很重,但此回既沒白飯,也沒印式大餅來配。因為實在太鹹,我吃了一半就放棄了。專心吃剩下『西式』的部分

另外有一點要特別說明是,洛杉磯飛台北要十幾個小時。通常起飛和抵達前的兩餐間會提供一些點心。但馬航好像沒有。但也可能是我睡著了 (但我也沒睡的很熟,而且通常我一聞到吃的就會馬上起來),沒有吃到。不過台北到洛杉磯的這一程,我也沒吃到『中間那一餐』就是了‧‧‧
https://fbcdn-sphotos-b-a.akamaihd.net/hphotos-ak-ash3/t1/296_28406121061_3953_n.jpg

上圖:由台北到洛杉磯是『西式素食』,這是下午上飛機後的第一餐。通心粉?感覺是我自己在家裡的廚房隨便用剩下的菜做出來的‧‧‧


https://fbcdn-sphotos-g-a.akamaihd.net/hphotos-ak-frc3/296_28406126061_4663_n.jpg

上圖:還好吃起來比看起來好吃,通心粉的奶香還算濃得恰到好處。不過,這怎麼說都算不上“精緻”就是了。


https://fbcdn-sphotos-a-a.akamaihd.net/hphotos-ak-ash3/296_28406131061_5354_n.jpg

上圖:抵達洛杉磯前的 “早餐” (其實到的時候是下午,所以應該給午餐比較正確)。看起來蠻普通的。圖中的甜點,哈密瓜果凍,倒是蠻好吃的。

https://fbcdn-sphotos-c-a.akamaihd.net/hphotos-ak-frc3/296_28406136061_6066_n.jpg

上圖:主菜基本上和大多數航空公司的西式早餐一樣 ─ 蛋捲 (omelet)。蛋捲內除了加 cheese 外沒加什麼料。不過壓在 蛋捲下的煎菠菜及那三顆蘑菇還算美味。

馬來西亞航空的飛機餐其實並不會很好。我看了 一旁的人吃的『一般餐』(非素食),也感覺不怎麼樣。雖然老實說,他們的餐點還是比美國航空公司,像是 American Airline 的跨太平洋線好,但感覺並不如其他幾家亞洲更負盛名的公司 (國泰,泰航,日航)。我也學到了,雖然我一向愛吃印度菜,但吃的通常是半調子,口味已經調整過給我們『老外』的印度菜。這回吃到馬航給印度人“貨真價 實”的珈哩素食,才發覺連吃兩餐下來,我還是受不了。以後你們要點『印式素食』的,可能要考慮到這一點。

馬航飛亞洲跨太平洋線經濟艙 素食餐得分 : B+

P.S. 他們的娛樂節目倒是不錯,是隨叫隨看的 video-on-demand 系統。而且有多語的不同國家的電影及流行音樂可選。最好的是,竟有整季的美國影集 『Ugly Betty』及『Hero』可叫出來看 (剛好上一季整季沒 Hero,現在 都補回來了)!不過這和飛機餐並沒關係,所以不列入我的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