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0日 星期二

《第三章:波札那》之一:布希曼之夜


我們在一個很小的海關入境 Botswana,正式進了我第95 國。

http://www.msgking.com/wp-content/uploads/2010/03/yxh91.gif

 


這個海關稱 "Trans-Kalahari Border Post”,顯示我們正在喀拉哈里沙漠 (Kalahari Desert)中央。記得根據中學課本的描述,喀拉哈里沙漠是非洲在撒哈拉沙漠 (Sahara) 外,第二大的沙漠。基本上占了納米比亞及波札那兩國國土面積的大部分。本來以為喀拉哈里沙漠的景緻應該和那米比亞西側的納米比沙漠一樣壯觀,但我們開在其 中,卻一點也沒有穿越沙漠的遺世感。可能是草太多了,有的區域還有小灌木叢,這裡其實也只能算是貧瘠的 “半”沙漠 (semi-desert)吧!

還是納米比沙漠漂亮得多,也感覺有真正沙漠的美 。可惜我們向東行,如今是離那沙漠愈來愈遠了‧‧‧

進了波札那,我們也得調回南非時間,等於又失去了一小時。但好處是,天也到六點以後才會黑,不像在納米比亞天黑得那麼早。

又 開了幾個小時後,我們在一個叫 Ghanzi的小鎮停下。到一個城外的營區紮營。營區內有一堆小茅草房(huts),我們只要付 10普拉(Pula, 波札那貨幣, $1=5.5 Pula 左右),相當不到兩美元即可“升等” (upgrade)入住。和室友 Chris 討論過後,決定這夜不搭帳棚了,就住 小茅屋吧!

上圖:茅屋的簡陋樣子

茅屋不是很大,裡面擺兩張折疊單人床,也沒有床單或枕頭。所以我們最後還是要把自己的睡袋及枕頭拿出來用。

這一夜營區也提供了布希曼人的歌舞表演。不過不是免費的,去看要付 60 普拉(相當十美元)。因為今天開了整天車,大家都很累,有人還輪到要幫Jacqueline 作菜。最後我們只有五個人去看。

歌 舞表演是露天的,就在營區旁的空地升起營火。十幾個布希曼人圍成一圈,有男,有女,及襁褓中小孩。婦女帶著小孩,圍著營火坐成一圈,一邊拍手一邊唱歌。男 人們則圍著她們,邊走邊跳舞。其實舞蹈動作很簡單,重複的部分很多。看了幾遍就大致學會了。唱完兩首歌後,他們也邀請我們加入他們的圈圈,一起跳舞。

下面是幾張布希曼人圍著營火跳舞的照片。





上圖:使用“night view”,照得比較清楚。可是變成黑白的。



當然,我另外還拍了些錄影帶:


因 光線很暗,我又不愛用閃光燈,大部分的照片拍出來效果都不太好。而且有兩個很沒禮貌的白人遊客,一直擋在我們觀眾前面,非常近距離拍舞者。還很不尊重的一 直用閃光燈 (還好沒把小孩子給嚇哭)。後來聽櫃台的歐巴桑說,才知道這兩個是俄國人。最離奇的是,這兩個俄國人並不住這營區,拍完照後,還沒付看歌舞的錢就開車溜走 了,把 歐巴桑氣得快昏倒。真是破壞俄國人的形象! 還好後來在 Facebook上看到 Blondie 在同一天晚上照的相片,跟他借來放在這裡與大家分享。

歌舞表演完後我們在趕去吃飯前又待了一會,可惜這些布希曼舞者好像都不會講英文,我們無法和他們聊天。在營區工作的 George 雖不是布希曼族,但會說些布希曼語,因此由他負責幫我們翻譯及介紹。

他 解釋布希曼人很原始的游牧生活習性,就算是在落後的非洲都是異數。但因有愈來愈多的布希曼小孩開始上學,在學校接受西式教育後,不願意再回去過如此原始游 牧生活,布希曼文化也將因此會漸漸式微。他又提到,如果大家還記得很多年前的一部喜劇片『上帝也瘋狂』(God Must Be Crazy),就是講布希曼人的故事。男主角 阿蘇撿到空中掉下的一瓶可樂罐,以為是上帝遺失的寶物。想把它歸還的過程中,他是旅行到很多地方也鬧了很多笑話。事隔多年,電影詳細情節我已經記不得了。 但這電影其實就是在波札那拍的。

如今能在進到波札那的第一夜,看到真正布希曼人 (不像在納米比亞看到假的)。在波札那的行程已經有了難忘的開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