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11日 星期三

第九章:告別阿爾巴尼亞


回到地拉那,才三點左右。和 Artemis 先告別,她回青年旅館休息,我則去逛博物館。

第一站,走去 Skanderbej 廣場的國家歷史博物館 (National Museum of History)。這個博物館,可據說是阿爾巴尼亞最好的博物館。但走到門口,只看見大門沒開,上面貼著一張佈告。寫的當然只有我完全看不懂的阿爾巴尼亞文。



怎麼?今天又不是博物館公休的週一 (這一天是週二),為什麼今天會沒開?為什麼呢?

我想拉開博物館大門,也許其實還是有開。可是大門當然是鎖住了。

『Close!』經過的路人在人行道上喊著。

沒辦法,只有去看附近『國家藝廊』(National Art Gallery)。還好這間有開。

這間博物館雖不小,可是好像很多的區域都沒開,整個博物館看起來暗暗的。

我最主要的是想看,其實是一些社會主義主題的畫作,也算是此館館藏中,較有特色的。這些歌誦無產階級革命的畫作,果然看起來都假假的。


不過這也是阿爾巴尼亞的歷史的一部分啊!

我 一直看到五,六點才回青年旅館。正好 Artemisu 也在外面的露天用餐區,館快趁機交換了 e-mails,因為我第二天就要離開阿爾巴尼亞了。她提醒我記得要把今天拍的照片 e-mail 給她。聊到今天勇闖克魯亞的經驗,我們一至同意阿爾巴尼亞人其實都很友善。而且沒想到地是,很多人還會講不只一種外國語 (通常是英文和義大利文)。像這樣一個國家,文化歷史背景特殊,而且有美麗山景,還有湛藍的亞德里亞海沙灘,再加上物價也比西歐便宜多了,不曉得為什麼這 幾天在這個國家走走,感覺外國觀光客很少?

是不是,也許是阿爾巴尼亞被稱作『歐洲的北韓』太久了,感覺很閉鎖,結果外國人都不敢來。其實 阿爾巴尼亞放棄共產主義,對外開放迄今都已逾十五年了。雖然到現在還是有些落後,但也沒那麼誇張 (像旅遊指南寫的沒有路燈的是,可能要更新一下)。尤其才剛在非洲旅行了幾個月的我,阿爾巴尼亞怎樣,都算不上『非常落後』的國家。

可惜因不順路,不能去南部的山城。明天我就要東行,離開阿爾巴尼亞了。

晚上,在地拉那的最後一夜,我決定去一家比較好一點的自助餐店用餐。叫了一塊 Pizza餅,坐下來吃。

旁 邊剛好坐下一個很斯文的,戴眼鏡的年輕男生。大概他難得看到東方人,就和我聊起來了。原來他叫 Ernest (『和海明威 (Ernest Hemingway)同名』,他強調),是建築系的學生。他說他很羨幕我能從那麼遠的地方來到阿爾巴尼亞旅行 (雖然我還是得機會教育一下,台灣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省,不然他會一直想到當年中國給了阿爾巴尼亞很多外援,要感謝『我的』國家)。他說他也很喜歡旅 行。不過,目前只去過附近的蒙地內哥羅 (Montenegro)及克羅埃西亞 (Croatia)。最遠去過的,是匈牙利的布達佩斯。但他很希望能有機會去法國,德國,甚至歐洲之外的國家,像是亞洲的中國及日本等古國參觀。

說到這些國家,我跟他說這些國家我都去過。甚至這趟旅行之後,整個巴爾幹半島我也將拜訪得差不多了。這倒是有點把他嚇到了。他還直說,看我那麼年輕,怎麼會已經去過那麼地方‧‧‧


害我還要解釋一番,讓他知道我其實大他差不多 15歲,所以並不是他想的那麼年輕

他才 20出頭,我跟他說,他以後一定還有很多機會多看看這世界。

走以前,他告訴我說,我帶給他不少的啟發,也讓他更希望能多旅行了。還握了握我的手,希望能沾染到我的旅遊運。



後來想到,阿爾巴尼亞人因為國家窮,拿他們的護照,應該去很多地方也都要辦簽證,而且可能還常被刁難。想到這些年來自己光是辦各國簽證,就碰到的很多釘子。因此感觸很深。也了解到這個世界,用你所持有的護照來判斷你個人價值的不公平。

希望成長在共產體制結束後的 Ernest ,因為整個歐洲漸漸邁向均富,阿爾巴尼亞有天將加入歐盟。以後,也許他拿著阿爾巴尼亞護照,辦簽證將不再那麼麻煩,他也將有機會能好好看看這個世界



回到青年旅社時,已經快十點了。看到波蘭人 Pawel 正在查 e-mails。聊起來才知道,他也是明天一早要去馬其頓。甚至也和我一樣,訂了歐黎徳 (Ohrid)的唯一青年旅社 Sunny Lake Hostel。我們討論後,決定就一起出發吧!

據 Sunny Lake Hostel 的經理今天寄來 e-mail的指示,我們得搭由地拉那去馬國首都史考比耶 (Skopje)的公車。在過了邊境後的第一站 Struga下車。 Struga其實離歐黎德還有十幾公里。但因巴士停的也不是在 Struga 鎮中心,還要到鎮中心再找去歐黎德的巴士實在太複雜,不如直接搭計程車到歐黎德,一路做到旅社。十幾公里,應該不會超過五歐元,他 e-mail 說道。但他的旅社在舊城區的小巷裡,非常難找,所以他也建議我們把網路上的地圖列印出來,直接拿給司機看。



聽起來好複雜‧‧‧不過有人一起去,兩個男生一起被賣去妓院的機會應該不是很大。



※※※
離 開阿爾巴尼亞的這天,天氣不錯,也不會太熱。Pawel 決定我們就免坐計程車了,走路到公車上車處。去馬其頓的巴士,都是由地拉那火車站的站前離開,因此,和我從杜雷斯來的公車下車處,差不多是同一個地方。據 司機說,到史考比耶是差不多七,八個小時。所以到 Struga 是大約車程五小時半左右,要下午一,兩點才會到。我和 Pawel 都覺得很奇怪,明明才 100公里多一點的路,怎麼要開那麼久?(馬其頓和阿爾巴尼亞都是面積比台灣還小的國家) 阿爾巴尼亞鄉間的路況有那麼壞嗎?

後來我們才了解這巴士還真會繞路。往馬其頓明明是往東,車子竟先往西開,去大港杜雷斯載客。然後又往南繞道 Elbasani;然後還在路邊休息站下來,吃了 45 分鐘的飯。四小時就這麼過去了。

其實離開杜雷斯不久後,就進了山裡。阿爾巴尼亞的山景和台灣其實有點像。雖然不及中橫或南橫壯觀漂亮,倒是有點花東縱谷公路的味道。

一 路上,也終於看到很多阿爾巴尼亞其實很有名的特產:長得很像愛斯基摩人冰屋 (igloo)的小碉堡 (bunker)。這些小碉堡,是何杰 (Enver Hoxha)鐵腕統治阿爾巴尼亞時留下的。因為他一直有妄想症,老覺得西方勢力會越過亞德里亞海,入侵阿爾巴尼亞,改變他堅守的共產主義無產階級天堂。因 此為了防禦,整個海岸線都建滿了這些小碉堡。後來阿爾巴尼亞和蘇聯及鄰國南斯拉夫也交惡,他又害怕敵人會從東境入侵,因此東邊及北邊的國界,也處處都蓋滿 了這些碉堡。

這些碉堡建的非常堅固,用炸藥也炸不毀。導致共產黨垮台後,這些小碉堡雖礙眼,新政府想拆也沒力氣及經費拆掉。後來乾脆留下來擺好看,也剛好給觀光客用來拍照紀念。

這幾天我在阿爾巴尼亞走走,只看到兩個小碉堡,感覺有點失望。但用完午餐後一路上,開始看到愈來愈多小碉堡。





到後來,愈來愈多,幾乎滿山滿谷都是。



會有這麼多碉堡‧‧‧沒錯,這也暗示著,國境已經快到了,難怪碉堡密度會愈來愈高。

車子爬坡一陣,轉個彎,眼前突然一大片湛藍開展。這應該就是,有巴爾幹最美的『聖湖』之稱的歐黎德湖 (Lake Ohrid)了。歐黎德湖,三分之一在阿爾巴尼亞境內;另外三分之二,則屬前南斯拉夫的馬其頓所有。

國境到了。我也即將,拜訪另一個新的國家。

《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